本报赴美国采访团系列报道之四——生活点滴美国人活得很
[Logo] 残疾人驾车论坛
  [Search] Search   [Recent Topics] Recent Topics   [Hottest Topics] Hottest Topics   [Top Downloads] Top Downloads   [Members] Member Listing   [Groups] Back to home page 
[Register] Register / 
[Login] Login / 

本报赴美国采访团系列报道之四——生活点滴美国人活得很  RSS feed
Forum Index » 国外新闻

Author Message
风雨无阻
车行天下
[Avatar]

Joined: Oct 24, 2009
Messages: 18168
Location: 北京
Offline
 
扫描二维码,查询残疾人驾校,驾照,辅具
2012年05月08日03:00 生命时报

image
“雪路”标志。


image
高速路旁的“电话盒”。


image
市民在纽约中央公园里跑步。


image
残疾人车牌。


image
残疾人专用车位。


  编者的话:本次赴美采访期间,记者团走进美国人的生活,零距离观察了他们在缓解交通拥堵、低碳环保出行,鼓励国民健康生活以及关爱残疾人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细节虽小,但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值得我们借鉴。

  治堵

  快速道

  只留给满载车

  美国被称为“车轮上的国家”,绝大部分人都开车上下班,尽管美国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高速公路系统,但在大城市附近,上下班高峰期的拥堵依旧十分严重。为此,美国市政交通部门想出一系列招数来应对交通拥堵。

  满载才能进快速车道。据美国交通部门统计,满载车辆约占公路车流总量的7%,却能承担运输人数的20%, 所以专门为这类满载车设计的满载高速通道应运而生,并在各大城市广泛采用。在美国很多大城市,交通高峰时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景象:满载乘客的车辆从满载通道上飞驰而过,而只有驾驶员一人的车辆则在其他车道上排着长队。美国的满载通道一般设在道路的最左边,由菱形符号标志,规定在上班高峰期(早7点到10点),只允许搭载超过3人的车辆行驶,不符合要求的车辆如行驶在上面会遭到严厉惩罚。出于缓解拥堵和节省能源的考虑,政府还大力推广拼车出行。

  上下班高峰期变换车道方向。为了缓解高峰期某一方向的车流集中拥堵问题,美国的道路使用起来可谓相当“灵活”。记者在美国采访期间,数次在纽约各城区之间往返,发现这里的道路虽然双方向都设计了三车道,但是上班高峰,交通管理员会把驶向曼哈顿(纽约市中心地区)方向改为四车道使用,下班时则相反。后来记者得知,这样的情况在美国许多地方都有,因为在做城市规划时就考虑得非常全面,把白天人口稠密的商务和商业区放在城市中心,居住区设计在城市周边,这样交通就比较容易统一规划,在周末和节假日特别能体现出这种设计的优越性。

  高速路旁设紧急电话。美国高速路网纵横全国,美国人每天的出行几乎都离不开高速公路。在很多高速公路上,每隔不远就能看到一个电话亭,里面装有一个醒目的橘黄色的盒子,美国人管它叫“电话盒”。这个电话可不是一般的公用电话,而是供人们在路上出现紧急情况时使用的报警电话。每个电话上方都有一个编号,这个编号能表明电话的具体位置。报警时,只要告诉警察这个编号,警察就能很快锁定事故具体位置并尽快赶到。

  车辆零件回收广告。美国是全世界汽车保有量最多和汽车普及率最高的国家之一,通常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到两辆汽车。这也意味着美国每年报废的车辆数量惊人。出于低碳环保的考虑,美国近些年来在大力推广回收废旧车零件,避免金属污染和资源浪费。在美国的高速路上时常能看见这类广告牌。

  下雪天路肩留出空隙。美国车辆众多,文明出行自然不可忽视。在美国,记者见到一种特殊的交通标志牌“雪路”。询问当地居民才知道,这是提示人们在下雪时,要在路肩处留出一道空隙,这样不仅可以方便环卫工人把积雪扫到路边,也方便特殊天气下车辆出现问题时使用拖车。

  运动

  健身房24小时开放

  运动已成为美国人生活的一部分,锻炼者们往往不计春夏秋冬、白天黑夜,也不在乎天气好坏。

  不管是在闹市街巷还是公园里,你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运动者。在纽约中央公园,最常见的是跑步锻炼的人,他们穿行在茂密的树林间,胳膊上缠着MP3,耳朵里塞着耳机,再冷的天也一身半袖短裤的运动行头。公园为跑步者考虑得很周全,所有人车混合的道路上都专门开辟了宽约3米的跑步道和宽约4米的自行车道。公园中间有一个水库,环绕水库跑一圈,大约是一英里半,所以,这里成了人们跑步锻炼的好地方。

  美国人会极力营造整个家庭的运动氛围,在各大公园或者公共草地上,都能看到包括棒球、滚轴、骑自行车、掷飞盘、慢跑在内的多种户外运动,而且绝大多数是全家出动。美国健身委员会的调查显示,全家户外活动是美国家长培养孩子积极生活观念的最普遍方式。

  美国很多健身房24小时营业,一周开放7天,方便不同的人选择合适的时间。比如,早晨6点,你会在健身房里看到准备上班的白领来锻炼,再晚一些,你能看到一些全职主妇。晚上出现的则是那些习惯“昼伏夜出”的年轻人。据了解,根据健身房的位置不同,每天有5%到15%的客流量在午夜到凌晨5时出现。此外,在美国,几乎每个社区都设有运动场所,各类健身设施齐全,还建有室内游泳馆或室外游泳池,免费供居民使用。

  戒烟

  彻底关掉吸烟区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12年1月的报告显示,美国约有19.3%的成年人吸烟,每年死亡人口中约有1/5跟吸烟有关。从今年1月1日起,洛杉矶县南加州大学医院正式开始施行无烟法案,医院全部区域都是无烟区,原有吸烟区全部关闭,现在即使人们在自己的车里吸烟都会被视为违规。医院还公布了监督电话,如发现有人在院内吸烟就可以举报。为了表示医院的决心,法案实施当日,院长还带头捡烟头。据悉,全美目前已有2100多所医院、餐厅等实施了此法案。

  美国近几年也加大了对吸烟有害的宣传力度,去年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要求厂商在香烟包装上半部换上占正面面积1/2的全新图文警示,以取代之前的简单文字警告,最迟不得晚于2012年9月份。这是25年来,美国关于烟草警示标志的新改变。

  设施

  处处都有残疾人通道

  为给所有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美国的公共设施设计考虑得非常周到。

  美国所有的购物中心、餐厅、超市都有宽敞明亮的厕所。美国法律规定,所有公共场所和商业用房都必须有厕所,并要求对外开放。凡是建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厕位的厕所内,必须有残障人士专用厕所,空间是普通厕所的三倍,以方便轮椅进入。记者发现,很多厕所还有供全家使用的专用厕位。 不少公厕里还配备托婴板,方便给婴儿换尿布。

  除了洗手液、烘手机以及随时供应的冷热水这些必备品外,美国公厕基本上“三纸”必备:坐便器隔离纸、卫生纸、擦手纸。几乎每一个洗手间里都点着用来除味的香熏、蜡烛。

  人们对残疾人的尊重和关心体现在了点点滴滴。几乎所有的公共场所都有残疾人通道。在酒店房间门口和医院病房门口,每个门牌号旁一定配有盲文。

  医院的、公司的、商场的、超市的……每个场所的停车场虽然大小不一,但无一例外都在最方便出入的车位上标明了 “残疾人专用”。记者见到很多车辆满满的停车场里,唯独几个残疾人停车位是空的。记者随访了一位当地人,他告诉记者,人们即使找不到车位也不会把车停到残疾人车位上的,这是文明的底线。为了方便人们分辨,美国规定如果车主是残疾人,车牌上会印有一个轮椅标志,辨别起来非常容易。
 


微信公众号:cjrjcw,QQ总群:426208723,开出租:308361150,上肢群:59436121,单眼:423221474,聋人学车群:123428314,小矮人开车群:82796318,重庆:157945020
,广西:189053880,云南:157100488,海南:252060572,北京27189028,上海386599396,天津89470815,陕西109317995,湖南196193739,湖北141221138,山西136356142,河南179082923,河北59254904,西部141877696,东北96140298,吉林17835404,黑龙江153820056,山东132819871,浙江139263087,福建154368889,江西32513101,江苏86367763,四川172381149,安徽127316050,广东40935569,贵州179087542,内蒙196193016, 新疆2742033,甘宁196180473,青藏港澳台,148837040

[Email] [WWW] [ICQ]
 
Forum Index » 国外新闻
Go to:   


Mobile view
Powered by 北京满天星辰福祉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2.5.0 © 微信公众号:cjrjcw,   QQ:33326903,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箱:support@cjrj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