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无阻
车行天下
![[Avatar]](/images/avatar/eccbc87e4b5ce2fe28308fd9f2a7baf3.png)
Joined: Oct 24, 2009
Messages: 18168
Location: 北京
Offline
|
扫描二维码,查询残疾人驾校,驾照,辅具
作者: 李林娜 石玉龙 稿源: 每日甘肃网-兰州晨报 2014-01-13 09:04
政协委员多个提案关注弱势群体并建议——
为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补贴100元
他们或是生来有疾,或是后天不幸,他也许是一名孤独的老人,也许是一个等待治疗的孩子……他们是需要这个社会更加关爱和呵护的残疾人群体。1月12日,在政协甘肃省十一届二次会议在兰隆重开幕之际,多个政协委员提案聚焦残疾人群体,希望通过建立残疾评定和贫困识别机制、关注残疾儿童康复治疗、针对性解决不同残疾人老年群体养老等措施,为残疾人撑起一片“晴空”。
提案名:《关于加大残疾人扶贫攻坚力度,加快推进残疾人全面小康进程的提案》
提案人:张恩和
提案背景:据统计,全省187万残疾人中农村贫困残疾人超过100万,占全省贫困人口的14.5%以上;2012年我省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59.5%,比全国残疾人平均水平68.4%低8.9个百分点。2012年,全省66.6%的残疾人有生活救助需求,63.6%的有医疗救助需求,29.4%的有康复救助需求,11.3%的有教育救助需求。然而,除依靠中央政府的救济资金外,各级政府救济资金普遍短缺,贫困残疾人年平均救济不足300元,缺乏有效救助。
提案建议——为12万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
●将残疾人扶贫纳入全省“1236”扶贫攻坚行动总体规划,各级政府要把残疾人作为重点扶贫对象,增加残疾人扶贫专项资金和项目,在政策、项目、资金等方面全面覆盖残疾人。
●全省100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中,约40万残疾人劳动能力差,属于扶贫对象,另外60万是重度、老年残疾人和残疾儿童少年,是社会保障对象。应建立残疾评定和贫困识别机制,确保应扶尽扶,应保尽保;建立动态管理机制,根据年龄增长和残疾程度变化,实时调整扶贫和社保对象。
●建议省委省政府继续实施为民办实事“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项目”,每年实施2万户,并逐年提高省财政补助标准,争取用3-4年基本解决7万农村贫困残疾人住房困难;建议省委省政府在2013年将一级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纳入为民办实事项目的基础上,2014年将补贴对象扩大到全部重度残疾人,补贴标准提高到城乡每人每月100元;争取省委省政府实施特困残疾人生活补助项目,为目前我省约12万特困残疾人每人每月发放100元生活补助。
●以“联户联村、为民富民”为纽带,按照省委40万干部扶持40万困难群众的任务要求,将10万贫困残疾人列为重点帮扶对象。进一步拓宽残疾人就业渠道,在农村产业发展、农业合作社、外出务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每年组织1万名有一技之长的残疾人在不同岗位就业。
提案名:《关于开展残疾儿童康复项目救助工作的提案》
提案人:华文哲
提案背景:根据全省第二次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省共有残疾人187.1万人,0-14岁残疾儿童12.76万,占残疾人总数的6.82%,这些残疾儿童正处于学龄期,大多具有康复价值,极需得到及时有效的康复训练。但是,目前我省财政还未配套残疾人康复的专项救治经费,中央财政专项救助资金无法满足救助需要,与残疾儿童需求有较大差距。
提案建议——成立省级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领导机构
●建议成立省级贫困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领导机构。目前贫困残疾儿童的康复救助项目大
多数由残联系统组织,但先天性唇裂、先心病、部分听力项目等的康复救助由民政、卫生、教育等部门的公办及民办机构组织实施,政策、执行的标准各不相同,致使许多贫困残疾儿童错过最佳救助时机或残联筛查到时已无法享受国家优惠政策。
●目前我省共有公办康复中心12家,大部分建好后由于人员编制、工作经费等种种原因,使用率不高,建议在规范、扶持现有康复机构的同时不断加大康复机构网络建设力度,并加快康复人才培养力度。
●目前我省残疾人康复项目的开展经费基本是依靠中残联拨款或者社会募集基金,省级及各地方财政配套经费很难落实,投入严重不足,使用不规范,建议加大省级财政对康复项目的配套经费投入,各级残疾人康复机构应共享医疗卫生的公共资源和资金投入。
提案名:《关于我省老年残疾人养老问题提案》
提案人:华文哲
提案背景:2007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省有残疾人187万人, 60岁以上残疾人85.11万人。2012年省残疾人状况及小康进程监测显示,全省劳动年龄段的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3992.2元,而全省老年残疾人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768.5元,其家庭收入明显低于一般残疾人家庭。目前我省现有公立和私立老年公寓、日间照料机构不足1000家。
提案建议——根据不同类型残疾人需求解决养老
●对有康复需求的老年残疾人,通过建立专门机构解决其养老问题。我省60岁以上有康复需求的老年残疾人有51万,占老年残疾人总数的60%左右。应由政府在省市县普遍建立老年残疾人康复养老中心,集康复服务与养老服务于一体。
●对纯养老型残疾人,通过各级政府解决其养老问题。我省60岁以上无康复需求的老年残疾人约有34万,占老年残疾人总数的40%左右。建议全省各级政府举办的养老院、福利院,优先吸纳这部分残疾人进入养老机构;同时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步伐,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对经济宽裕的残疾人,通过扶持民营养老机构解决其养老问题。我省60岁以上经济条件好一些的老年残疾人有6.8万,占老年残疾人总数的8%左右。建议通过支持鼓励民营养老机构发展,解决这部分残疾人对养老服务层次质量要求较高的问题。
●建议省政府为残疾老人家庭每月给予100元以上养老补贴,并将政府代缴重度残疾人养老保险金提高到每月200元,建立政府补贴机制,鼓励残疾人居家养老。
●建立社区日间照料服务体系,解决残疾人养老急需。特别是有条件的城镇社区,针对家庭负担重、经济困难的老年残疾人,要就近就便安排他们到社区接受日间照料服务,缓解残疾人养老服务压力。
本报记者 李林娜 石玉龙
|
微信公众号:cjrjcw,QQ总群:426208723,开出租:308361150,上肢群:59436121,单眼:423221474,聋人学车群:123428314,小矮人开车群:82796318,重庆:157945020
,广西:189053880,云南:157100488,海南:252060572,北京27189028,上海386599396,天津89470815,陕西109317995,湖南196193739,湖北141221138,山西136356142,河南179082923,河北59254904,西部141877696,东北96140298,吉林17835404,黑龙江153820056,山东132819871,浙江139263087,福建154368889,江西32513101,江苏86367763,四川172381149,安徽127316050,广东40935569,贵州179087542,内蒙196193016, 新疆2742033,甘宁196180473,青藏港澳台,14883704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