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Register /
Login
国外新闻
构建完善体系,“公交优先”惠及大众
Author:
风雨无阻, 车行天下
25/06/2012 09:48:08
2012-06-25 06:50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贾梦雨 徐明泽 许建军
德国之行,大大小小的城市走下来,无论是柏林、科隆、法兰克福这样的大城市,还是汉诺威、埃森、海德堡这样的中小城市,记者都未见到堵车现象。
“德国的公共交通体系很完善,由城际列车、地铁、轻轨、有轨电车、公交巴士等构成的公交网,覆盖所有区域,为公众提供安全、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下萨克森州交通部负责轨道和短途交通的法伦赫尔茨女士向记者介绍说。
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重要方面。德国有16个州、8200多万人。尽管汽车工业发达,私家车拥有率高,但全国每天仍有3130多万人次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比例相当高。我省在基本实现现代化指标体系中提出:到2020年,城市居民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26%。德国构建完善的城市公交体系、确保“公交优先”的成功路径,值得江苏借鉴。
一票在手:
便捷到达城市每个角落
在卡尔斯鲁厄市区,记者体验了一回便捷、舒适的公交服务。
从下榻酒店步行2分钟,记者来到一个叫“会议中心”的有轨电车站台,只见竖着的电子站牌上详细地显示经过该站所有车辆的到达时间。记者是去“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北”站。同行的司机小赵打开手机公交路线导航系统,输入起始地和目的地,答案出来:s11次车,无需换乘,票价2.9欧元,行程需39分钟。这时,电子站牌显示这趟车还有一分钟到站。记者掐表倒计时,果然,还剩30秒时,电车出现了。
乘坐这趟车,记者目睹两个场景:
站台上一位坐在轮椅上的残疾人也在候车。电车靠站,只见车门缓缓打开,并发出一阵嘀嘀声,随后,车门下面自动伸出一个平台,平台搭好后,正好和站台高度一致,载着那位残疾人的轮椅很方便地滑进了车厢。原来,这是公交公司为方便残疾人专门设计的特殊装置。
上车后发现,还有乘客带着自行车,自行车专门放在一个车厢。一位乘客告诉记者,除了早上6点到9点,其他时间允许自行车带上电车,而且免费。
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北站到了,记者看表,车程耗时刚好39分钟。
许潇远是就读于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中国留学生。他告诉记者,在德国,人们出行大多乘坐公共交通。只需买一张票,不管是地铁、轻轨、有轨电车还是公共汽车, 下转A11版
上接A1版 都可以乘坐。
车票是根据乘客需要“量身定做”的。比如说,在柏林,很多乘客喜欢在公交公司、轻轨和区域火车等售票处以及许多酒店买一种公交卡“柏林欢迎卡”。此卡分为好几类:48小时AB区卡是17.9欧元,48小时ABC区卡是19.9欧元,72小时AB区卡是23.9欧元,72小时ABC区卡是25.9欧元;5天AB区卡是30.9欧元,5天ABC区卡是35.9欧元……AB区是指柏林市区,ABC区则将紧邻柏林的波茨坦纳入其中。如果你买了ABC区卡,还可以免费再带上3个15岁以下儿童同行。持卡者第一次乘车打卡后开始计时,在规定时间和区域内可以无限次乘坐多种交通工具,便捷地到达任何地方。
公交联盟:
有效整合多种客运方式
乘客一票在手,便可方便选择多种公交方式出行,这得益于德国城市公共交通联盟的作为。
下萨克森州交通部法伦赫尔茨女士介绍说,因城市公交分属不同企业,在交通方式上又有地铁、轻轨、公共汽车等之分,运行体系较为复杂。成立公交联盟,就是将不同公交运输方式联合到一起,让乘客一票在手,即能乘坐各种公交车。
在公交联盟的协调下,各公交公司均在各自负责的线路上按商定的时刻表运行;每个公交站点都张贴所有停靠本站点公交车运行时刻表,各班次车辆均保证准点率,乘客只要在时刻表所列发车时间前赶到车站,就能赶上想乘坐的班次。有轨交通与公共汽车之间注重衔接,尤其在换乘站,有轨交通车都要与对应班次的公共汽车衔接后才发车,确保换乘旅客不脱班次。
公交票价由公交联盟制定。公交联盟设计了日票、周票、周末票、月票、年票等,乘客可以在自己选择的时间内,无限次乘坐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为鼓励人们多乘坐公交车,对购买不同时段的车票,优惠幅度相差很大,乘坐越多优惠越多。
记者在停留过的德国大中城市看到,有轨电车、轻轨、地铁、公交车等纵横交错,相互之间有机衔接。在换乘中心,乘客根据需要,可方便地换乘各种交通工具,前往想去的地方。在高峰时段,乘客2分钟左右就能等候到需乘坐的车。城市大量客流也随之迅速得到分解,从而有效提高了客运量。
据了解,公交联盟如今已遍布德国16个州,实现了为公众提供多样化的、经济的、灵活的、便利的交通服务。以德国规模最大的莱茵-鲁尔公交联盟为例,它覆盖20多个城市和地区,加入单位20多家,服务范围5000平方公里,受惠居民730多万,有800多条公共汽车和火车运行线路、11000多个车站,平均每天客运量达到400多万人次。
多策并举:
政府全力确保“公交优先”
德国公共交通体系的完善构建和有效运行,离不开政府的鼎力支持。
法伦赫尔茨女士告诉记者,德国政府对公共交通支持力度相当大。以下萨克森州为例,2012年用于公共交通的财政预算是6.58亿欧元,其中,用于轨道交通日常运营就达4亿。
记者采访中看到,德国城市的公交线路非常密集,不同的公交车均享受专门的道路资源。大城市都建有交通枢纽站,供乘客方便换乘城际列车、地铁、轻轨、公共汽车等不同的交通工具。这都得益于政府政策上的倾斜。据了解,各城市在公交建设方面,均能在设施规划、土地利用、建设资金上得到州政府的支持。仅就财政补贴而言,一般补助资金为投资额的75%,有的项目甚至补助90%以上。
政府对公共交通的日常运营也有补贴。德国颁布了《城市交通财务法》。根据此法,城市公交企业都能得到财政补助。公交公司的总收入中,票款约占40%,各级政府的补助则占50%以上。
下萨克森州交通部资深专家金佛尔对记者介绍说,政府推广公交信息工作也很到位。政府把各个州的公交资讯统一汇总、上网,公众可以通过网络、手机、广播、电视等途径随时查询,以选择合适的出行方案。
政府还采取对小汽车限速、提高停车费标准和征收高额汽油税等办法。这也促使私家车减少上路,更多人乘坐公交车。
家住卡尔斯鲁厄的沃尔布莱希特先生告诉记者:“我平时出行就坐公交车,只有节假日一家人外出旅游才自己开车。我买了一张年票,可以乘坐近郊铁路火车、轻轨、有轨电车、公交车,很方便,比自己开车省钱多了。”
本报记者 贾梦雨 徐明泽 许建军
作者:贾梦雨 徐明泽 许建军
|
Desktop view
|
北京满天星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