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图)
2011-09-30 08:59:00 来源: 华西都市报(成都) 有0人参与 手机看新闻 转发到微博(0)
残疾群众送锦旗谢交警
乐山市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警民亲”活动纪实
9月2日,正逢井研县天云乡赶场天。上午8点多,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车管所民警驾车近50公里山路来到该乡摆摊设点,为当村民众办理车管业务。登记、填表、拓号、照相、体检……“一条龙”服务,10多分钟就办理完毕车管手续的云龙乡龙申村3组2号村民吴清明说:“在家门口办理车管业务真方便。”这是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扎实开展“警民亲”活动的一个缩影。
在深入开展“警民亲”活动中,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站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高度从小事做起,始终把老百姓的利益放在首位。
一次认真
为残疾人挽回两万多损失
8月22日,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城区中队指导员李治东带领民警加强城区道路交通巡查。上午10点许,当巡查至城区下家桥街道时,一辆银灰色无牌车快速驶过来。“这辆小轿车的发动机声音怎么是摩托车发动机的声音呢?”李治东深感疑惑,指挥停车检查。
民警一边向小车驾驶员敬礼,一边要求出示相关证件。“我这是一辆残疾车,还没有办理牌证。”驾驶员回答。民警发现,该车车壳是QQ车身,发动机却是摩托车发动机,四轮,方向盘,有副驾驶室和后排,一共可乘坐4人,外观完全是一辆小轿车。
民警询问得知,该车驾驶员陈某,家住井研县研城镇,系当地一摩托车经销商。陈某无法提供该车相关手续,民警当即暂扣了小车。
民警调查,这辆车子是一位名叫万学贵的残疾人预订的。民警
与万学贵取得联系。现年53岁的万学贵在几岁时曾摔伤,右脚失去行走功能,根本无法办理汽车和摩托车驾驶证,因此出行非常不方便。经多次考虑,万学贵决定购买一辆残疾车代步。7月15日,万学贵到井研县城区陈某的摩托车经销公司。在陈某的推荐和介绍下,万学贵决定购买一辆既省油,又可遮风挡雨的QQ车壳摩托车发动机的残疾车辆。
万学贵声称,陈某告诉他该车可以上路,还可买保险等,不会被交警查扣的。
“这哪是什么残疾车辆呀?明显是一辆组装车”。“该车根本无法办理牌证,一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陈某没有将该车性能完全告知万学贵,一定要维护残疾人的利益”。
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召开专题会议进行讨论,决定维护残疾人万学贵的利益,要求陈某退款,收回卖出车辆。
通过民警的宣传教育,陈某深刻认识到销售该车的危害性,积极主动配合交警部门调查处理,将2万多元购车款退还给了万学贵。
为了感激交警,9月1日,万学贵拄着双拐杖与亲友专程来到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一边燃放鞭炮,一边将一面绣有“践行警民亲活动,维护残疾人利益”的锦旗送到交警大队副大队长王永忠、城区交警中队长王宏的手中,激动地说:“非常感谢井研交警工作认真,否则我就上当了,交警为我这个残疾人挽回了两万多块钱损失,井研交警以实际行动开展‘警民亲’活动,我们老百姓真受益”。
一套服务
可为一个群众节约经费上百元
井研县磨池、天云、周坡等乡镇距离井研县城四五十公里,摩托车成为了当地村民出行和运输农副产品的主要交通工具。然而,无证驾驶、驾驶无牌无证车辆屡见不鲜,道路交通安全隐患非常突出。井研交警大队民警在开展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中获悉,并非当地村民不愿意办理摩托车相关手续,而是对路途遥远耽误时间和路途花费以及手续办理复杂望而却步。
找准“病因”后,井研交警大队长何川、教导员郭帆扬高度重视。6月上旬,井研交警大队专门成立了由车管民警、保险公司、医院等组成的“流动车管服务队”,每月不定期深入边
远山区乡镇上门服务。
9月2日正逢该乡“赶场天”,早上7点多钟,井研交警大队车管所所长李俊、副所长戴莎莉带领“流动车管服务队”前往天云乡办理车管业务。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颠簸,“流动车管服务队”终于到达天云乡,看着数十群众已经在此等候办理车管业务,疲惫的民警和相关工作人员来不及休息,马上投入到工作中去。
井研县天云乡龙申村3组村民吴清明获知交警到乡里办理车管业务,正在一家砖厂上班的他利用休息时间前来办理摩托车入户手续和摩托车驾驶证。从摩托车拓号到驾驶证填表登记“一条龙”服务,不到二十分钟就搞定,他马上就返回厂里上班。看着自己的摩托车终于有了合法“身份”,激动地说:“时间不允许我们到距离四五十公里外的交警大队办理车管手续,交警大队上门服务,不仅不耽误上班时间,而且还为我们节约上百元钱,非常感谢交警大队”。
周坡镇的毛文君了解到交警在天云乡上门服务,他驾驶摩托车专程从周坡赶到天云,很快办理了摩托车年检手续。
6月以来,井研交警大队“流动车管服务队”的“一条龙”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边远山区村民。交警大队还将部分车管业务下放到交警中队,井研三江、周坡交警中队已经为当地村民免费代办相关车管业务数百起。
“金杯银杯,不如群众的口碑”。井研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在开展“警民亲”活动中,全体民警立足本职,规范文明执法,热心服务群众,关心帮助村民疾苦,实实在在为群众做好事办实事,赢得了当地群众的赞扬,在当地群众中树立起一道丰碑。 李清茂华西都市报记者付真卿摄影报道
作者:付真卿
(本文来源:四川在线-华西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