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09月05日09:52来源:深圳新闻网
红马甲飞虎队成员教盲人上网。
深圳新闻网
讯 2000元的电脑、300元的电脑桌、60元的音响、100元的软件……加在一起总共四五千,对于普通人来说,这或许是一部新款手机,或许是一台中档笔记本电脑,然而,对生活在黑暗中的视障人士来说,这是通往外界的最后“一公里的盲道”。
随着科技的进步,读屏软件的出现为盲人与外界沟通提供了一条新渠道。对于盲人而言,获取信息不再是把收音机贴在耳边,不再是用手触摸盲文,而是通过电脑上的读屏软件,把需要的信息读出来。这在给更多的盲人打开与外界交流大门的同时,也让盲人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而在深圳,有着这样一支队伍,他们为盲人提供电脑配置、电脑维修、电脑培训等服务,帮助盲人消除信息鸿沟,这就是红马甲飞虎队,在不久前进行的“联想微公益大赛”中,飞虎队成为深圳唯一进入全国决赛的队伍。
1
【变化】
盲人自己录音烧光碟
家住罗湖的张阿姨自幼失明,天生喜好唱歌的她由于视觉障碍,只有在别人的帮助下才能从网上找到伴奏带,有时候,一等就是一个星期。然而,现在有了读屏软件,张阿姨不但能自己上网下歌曲伴奏,还学会了录音、混音,有时候还给自己录上一张专辑。
“以前生活很单调,因为眼睛不好,所以基本上都是靠广播去了解周围的事情。”张阿姨说。然而,和以往不同,通过读屏软件,张阿姨俨然已经是“专家”了。
“如果你要下载歌曲,可以去百度,但是要找伴奏带,就要去一个“叫我九九”的网站上找,那里伴奏多,而且比百度要方便。”张阿姨一边说着,一边在电脑上示范起来。录音、混音、烧光碟,整个过程下来张阿姨操作十分娴熟,看上去很专业,她还骄傲地告诉记者,有时候会用QQ,把自己的得意之作传给其他朋友分享。
除了录CD,张阿姨的业余生活也显得更加丰富多彩,而其中,网上打扑克是她的最爱。她觉得,比起以前的日子,现在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残疾人,而是一个“眼睛不太好使”的正常人。
“听”着电脑学编程
和张阿姨不同,对于小张来说,通过电脑上的读屏软件,不但丰富了自己的生活,更为自己学习新知识打开了一扇大门。
小张是四川人,两年前来到深圳,现在在深圳的一家盲人按摩中心工作。自小就爱读书的他,由于视觉障碍,最终没能实现自己的大学梦。不过,现在的小张不但不会有看书难的烦恼,而且还能在书的种类上有更多的选择。
“像我们在按摩中遇到一些不懂的东西,就能直接上网,然后用读屏软件读出来,比起以前,要快很多。”小张说着就把鼠标放在了文字前面,紧接着,音响里便传出了电脑的模拟发声,听起来跟汽车导航仪有点像。
最近,小张正在自学编程。他说,发明全国首套盲人上网软件的企业家王永德也是盲人,而自己也希望能以王永德作为榜样,鼓励更多盲人走出自卑的阴影,好好生活。据小张介绍,目前他已经自学了VC教程、C++等编程语言,希望有一天自己学好了知识,能够圆了自己的“大学梦”,等毕业了,再去帮助更多的盲人朋友。
2
【调查】
聊天、阅读是盲人上网首选
盲人上网主要干些啥?近日,一份关于深圳市盲人上网的调查显示,78.18%的盲人把上网聊天选为上网目的,位居首位,此外,“看新闻”占到63.64%,“看电子书或小说”占60%。
在该调查中,85.45%的盲人表示,读屏软件是盲人网上阅读最常用的辅助工具,而开始使用互联网后,认为给自己“增加了一个获取信息的渠道,扩展视野”的占78.18%,表示“通过互联网,认识更多的朋友”的占61.82%,此外,还有36.36%的受访者认为上网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产生影响”。
记者发现,目前,网上有许多盲人论坛,如“自强盲人论坛”、“新疆盲人网”等,此外,不少盲人也通过QQ群的形式,开展交流。而在他们看来,盲人应该算是最忠实的“网民”。
“因为由于我们行动不便,所以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都是靠听广播或摸盲书。自从能上网以后,我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泡在网上。它可以让我足不出户知道天下事,可以和天南地北的朋友交流。”一位盲人网友这样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虽然QQ群上的盲人朋友未曾谋面,但每天晚上会有管理员组织大家一起交流讨论,话题包括时尚、音乐、阅读、电脑操作等话题。不过,盲人网友也表示,一些网上的不良信息,也对自己的生活造成了不良影响。
网络为盲人送去光明
“视障人士与健全人一样是需要与外界交流的。但是他们在与外界交流、信息获取的过程中存在着诸多难题。”深圳红马甲飞虎队队长杨明辉表示。他带领的这支飞虎队,是全国首个为盲人等群体提供电脑教学及电脑维修专业服务的义工群体。
据悉,正常人获取信息有70%来自于视觉,因此盲人只有靠听觉和触觉来获取那另外的30%。杨明辉表示,视障人士一般都是通过收音机、盲人书籍以及朋友之间的聊天交流获取外界的信息,这使得他们获取外界资讯的即时性、阅读成本以及知识面等方面都有极大的阻碍。
据杨明辉介绍,目前盲人电脑拥有率不高,即便盲人拥有电脑,但相关的操作培训以及电脑维修方面又成了很大的难题。红马甲飞虎队通过为盲人免费进行基础的电脑操作教学,提供电脑维修,为他们铺设联通外界的最后“一公里的盲道”的同时,也面向社会,募集爱心电脑,通过盲人聚集区,以点带面的帮助更多的盲人打开与外界交流的大门。
“目前已协助完成200余位视障人士的电脑操作培训,这些受到帮扶的残障人士目前都已经可以自主的完成通过网络平台与外界进行无障碍交流。其中不乏有盲人朋友通过电脑和网络找到工作、自主完成电脑程序编程、自主深造进修甚至通过网络找到甜蜜的另一半。”杨明辉说。
3
【推进】
建立义工队为盲人服务
在红马甲飞虎队队员们看来,各类功能障碍的弱势群体中,盲人的残疾等级最为严重,与外界沟通的阻碍也最大,遇到的信息鸿沟也最为明显。而他们的目的,就是将最大的信息交流鸿沟通过最人性化的方式进行疏导。
据悉,成立于2008年的红马甲飞虎队已募集爱心电脑21台,善款3万元,这些募集到的器材将设置在诸如盲人按摩店等盲人聚集地,通过以点带面的方式,帮助更多的盲人。而在人员配备上,目前红马甲飞虎队队员50名,临时义工约200名,飞虎队副队长刘丽华介绍,在队员的选择上,飞虎队有很严格的把关。
“盲人朋友虽然在视力上存在障碍,但是他们在听觉上却比常人灵敏,如果我们队员在培训中有一点点不耐心,他们都能感觉得到。”刘丽华表示,由于盲人的文化水平较低,甚至之前没有接触过键盘,对盲人的培训不但要耗费时间,更需要队员极大的耐心。
此外,在对队员的培训中,刘丽华也提倡,要树立把盲人当做正常人的心态。“其实,跟盲人朋友们接触下来,你会发现他们是一群很乐观的人。”刘丽华说,在实际工作中,不少新队员往往过于谨慎,反而造成了尴尬。在刘丽华眼里,对于盲人而言,他们不但有生理上的负担,更有心灵上的创伤。盲人其实更希望外界用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们,把他们当做视力有障碍的正常人,而不是贴上“残疾人”的标签。
计划筹建盲人阅读平台
据刘丽华表示,目前募捐工作已进入实际发放阶段,红马甲们将通过对深圳各社区内的盲人按摩店进行实地走访,展开评估。在刘丽华看来,做公益不能只求速度,更要好事多磨,踏踏实实的把握好每一个细节。
“有一次,一位盲人朋友音响插口没插好,结果他自己摸索中想把插口接上,但是由于视觉障碍,差点把插口接到电源线上,造成触电。”红马甲飞虎队的队员告诉记者,在发现这一问题后,飞虎队便对电脑进行了改装,把电脑主机箱锁在电脑桌中,再把诸如音响、USB等接口“转移”到书桌桌面上,并配上盲人标注,这样既方便了盲人操作,也解决了潜在的安全隐患。
此外,在采访中,红马甲飞虎队还向记者透露,在未来,他们还将考虑以网络平台的方式,将盲人需要的书籍、信息进行整理,为全国盲人提供更便捷的服务。
“现在的网站主要是面向正常人提供信息服务的,所以在设计上不但要求有料,更要好看。”红马甲飞虎队工作人员说,对于盲人来说,读屏软件虽然为他们阅读信息提供了便捷,但是由于现在主要网站依旧以正常人为主要目标,盲人在实际阅读中往往会受到一些与其阅读要求不相符的信息干扰,对顺利获取信息造成阻碍。
该工作人员表示,由于盲人的特殊情况,比起网络设计的美观性,信息获取的便捷性和可用性显得更为重要。不过,该工作人员也坦言,在构建网络平台的具体操作中,还涉及到版权等诸多现实问题,具体实施步骤,还需要继续斟酌。深圳晚报见习记者 徐龙晨来源深圳晚报)